药浴疗法萌芽于早期的医疗和生活实践,具有悠久的历史。据考证,我国从商代开始人们就有洗脸、洗手、洗脚等行为。殷商时期,宫廷中就盛行在浴水中放入药物进行沐浴,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。
我国***早记载药浴疗法的典籍是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全书载方30首,外治方达到一半以上,其中又以洗浴和涂敷之方为多。如用雷矢(即雷丸)水煮浴治疗“婴儿病痫”,开小儿内病外治之先河。我国***早的医学书籍《黄帝内经》讲述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,对药浴疗法也有论述。其中一篇《汤液醪醴论》,专论汤液醪醴治病的道理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指出:“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。”张志聪注曰:“渍者,浸也。古者用汤液浸渍取汗,以去其邪。”程士德教授更明确地指出“以汤液浸渍其出汗,浸渍等治法。”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许多药物都标明“可作药浴”的功效,又为药浴疗法的遣药组方提供了线索。
东汉张仲景撰写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记载了不少药浴疗法,如《金匮要略·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》:“百合病一月不解,变成渴者,百合洗方主之。”“以百合一升,以水一斗,渍之一宿,以洗身。”晋隋唐时期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,药浴疗法也得到了完善和推广,被当时医家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。《刘涓子鬼遗方》、《肘后备急方》、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等方书中,记载了大量的药浴验方,这些药浴方对后世药浴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,有些方药沿用至今。
体表组织不仅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,也是机体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器官,同时皮肤具有分泌与排泄、渗透与吸收的功能。中医的藏象学说也认为肺主皮毛,肺的功能正常,则皮毛的各种生理功能也正常,同时在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下,皮肤进行着体内外的物质及信息交换。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的这一生理特性发挥作用的,其机理概言之,系药物溶于水后,借助水的特性作用于全身肌表、局部、患处,或药物透过皮肤、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、血脉,分布全身,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。虽属外治,但可以达到内治的目的。清代医家吴师机在《理瀹骈文》中指出“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,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,所异者法耳”。“虽治在外,无殊治在内也。外治之学,所以颠扑不破者,此也;所以与内治并行,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,此也”。药浴养生保健的主要作用机理有以下几方面:
1.发汗解表,祛风散邪
在药浴液中加入解表药或利用浴液的温热性可以起到发汗的作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》提出:“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”,就是利用热汤沐浴发汗的先例。元朝齐德之在《外科精义》中述及药浴机理时认为“天溻渍疮肿之法,宣通行表,发散邪气,使疮内消也。盖汤水有荡涤之功……”。
2.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
主要用于外科的疾病。现代研究证明,药液洗浴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,促进炎症吸收,减少渗出,同时由于药物的作用,可以起到消肿、消炎、止痛的作用。我国历代医家在论述“疡科”时,也十分重视洗浴方法的应用。《医学源流》说:“外科之法,***重外治。”而外治法中,洗浴疗法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。清代吴谦的《医宗金鉴》从外科角度对药浴疗法进行了概括,认为“擦洗之方,乃疡科之要药也”,“洗有荡涤之功,涤洗则气血自然舒畅,其毒易于溃腐,而无壅滞也”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对洗涤方法的具体应用作了介绍,指出:“凡肿在四肢者,溻渍之;在腰腹脊背者,淋之;在下部者,浴之。俱以布帛或棉蘸洗,稍温即易,轻者日洗一次,重者日洗二次,每日洗之,不可间断。”
3.调整阴阳,协调脏腑
药浴可以通过外治达到内治的目的。药浴中的药物以辛苦甘为主,药性柔和,避免运用强烈刺激性的药物。现代研究认为,温热药一般含有某种生物活性物质,能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,加速血液循环,促进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;而寒性药的作用和温热性药物的作用截然相反。所以通过在浴水中加入针对不同疾病的药物,经皮肤吸收,在其作用下可以疏通经络之气,从而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。
4.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
亚健康是一种“欲病”或“潜病”状态,中医主张治未病,药浴疗法能够体现出这种精神。现代药理也证实,药浴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,增强人的免疫力,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。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通过此法可以达到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的功效